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阻燃材料,但表面极性很强,易发生团聚,给制备和保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微粒表面带有正电荷,也易因静电团聚难以在高聚物材料中均匀分散;另外作为无机填料的氢氧化镁,其表面亲水性较好,与亲油性高聚物材料的结合能力极差,容易造成界面缺陷,致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因此,合理的表面改性对改善氢氧化镁的使用性能极为重要
1、表面活性剂处理
表面活性剂处理是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利用表面活性剂分子特有的“双亲结构”,即分子的一端为非极性的疏水基(长链烷基),另一端为极性的亲水基(-COOH、-NH2等),来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
由于氧氧化镁表面带有较高的正电荷,故适宜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采取湿法工艺,先使用某种溶剂将氢氧化镁分散,再加入改性剂混合。硬脂酸、硬脂酸钠、油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等表面活性剂较为常用
王爱丽等先后采用硬脂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工业氢氧化镁,改性后氢氧化镁颗粒的团聚现象显著降低,氢氧化镁的活化率分别为89.4%和90.5%,分散性有所提高。
2、偶联剂处理
偶联剂指的是具有反应官能团与有机长链的两性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与氢氧化镁表面产生化学键合,覆盖在氢氧化镁颗粒表面,从而使氢氧化镁颗粒表面有机化,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以及铝酸酯偶联剂等都较为常用
偶联剂大多耐水性差,可以在惰性有机溶剂中溶解稀释使用,所以对氢氧化镁的偶联剂处理多采用干法工艺。即将偶联剂用适量的惰性溶剂稀释后,喷淋于氢氧化镁粉末上,从而保证偶联剂在氢氧化镁粉末表面均匀分散。溶剂用量需要严格控制,用量太少包覆效果差,用量太多则需要除去多余的溶剂,改性成本增加。所以近来研究者多不使用溶剂稀释,而直接把偶联剂与氢氧化镁粉末混合进行包覆。
3、微胶囊化
微胶囊技术是将高分子连续薄膜作为壁材将氢氧化镁完全包覆起来,形成微小粒子,即微胶囊阻燃剂,从而起到改善热稳定性、提高与高聚物基体相容性等作用。微胶囊包覆技术的优势在于形成微胶囊时,阻燃剂被包裹保留本身性质并与外界隔离,在适当条件下,壁材被破坏将阻燃剂释放发挥作用。其缺点是包覆难度大,会形成不完全包覆的情况,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来形成完好的包覆。常用的包覆壁材有酚醛树脂、密胺树脂、脲醛树脂等。
4、聚合接枝包覆
聚合接枝包覆是利用高分子聚合物活性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从而接枝包覆于氢氧化镁表面的一种方法。聚合物接枝使氢氧化镁表面有机化,减少了颗粒间的团聚,同时接枝上的高聚物与基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物理相容性,填充到高聚物材料中能获得较好的分散性能和加工性能。为了增强接枝效果,有时也需要先对无机粒子表面进行预处理,然后再引发接枝聚合。
5、改性剂复配使用
使用复配改性剂对氢氧化镁进行改性,有望达到更好的改性效果。改性剂复配使用在实践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阻燃效果,不同类型的改性剂复配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各类型改性剂自身的优势,形成互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尹燕等将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复配使用对氢氧化镁改性,得到黏度好,分散性高的氢氧化镁阻燃剂;通过与其单一成分对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效果比较,复配改性剂改性后的活性指数、比表面积、抑烟效果都高于单一成分改性的程度,复配改性剂本身存在协同作用增强了对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
资料来源:《武海虹,路绍琰,张文燕,等.氢氧化镁包覆改性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由【粉体技术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